2008年的1月1号,我是这样迎接的――在中华世纪坛零下十几度的凛冽寒风当中,我主持“倒计时晚会”,与几千位志愿者共同跨年。
我要感谢当天和我一起主持的搭档濮存昕和白岩松。那天他们两个人全副武装,穿着最厚的呢子大衣(那大衣让我联想到苏联红军的军事装备),看我冻得发抖,他们自告奋勇地筑起人墙,帮我挡住阵阵寒风,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。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,成龙和我们大家一起唱起了《weareready》,那一刻会让所有人感受到万众一心的激情。就在这激情当中,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。
几天后,碰到濮存昕,他一劲儿地问我那天回去以后是否感冒了。我说:“我好好的,没有问题啊。”结果他倒是感冒了――白天打着点滴,晚上还要演李白。
2008年就这样来到了我们中间。
这一年,大概所有的话题都离不开奥运这两个字,《杨澜访谈录》也会因此改变播出的模式。从过去在东方卫视一周一集的播出,变成是分别在三月、六月、八月以日播节目的方式集中播出,共50集的“杨澜访谈录 东方看奥运”系列人物采访。这个系列涵盖了国际和国内的诸多奥运人士。与以往单纯的电视制作不同的是,这次的节目应该是一次有规模的跨媒体协作,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,新浪网将跟随节目制作的节奏,不断的来征集网友的问题,报道制作的花絮,节目同时也要邀请各路明星留下签名礼物,来回馈新浪的网友。同时,还有若干的平面媒体,参与我们的访谈提问,成为在节目中开辟的特别板块的主角。
100年前,天津的一个杂志提出了三个问题――
什么时候中国能够有运动员参加奥运会?
什么时候中国能够派代表团参加奥运会?
什么时候中国能够主办一届奥运会?
100年后的今天,是我们给出完整答案的时候了。我们作为电视人,躬逢其盛当然要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,也期待着您的参与。
具体联络方式请参看 http://2008.sina.com.cn/yanglanfangtanlu
衷心期待着大家的参与。
评论